穿刺引流的注意事项有哪些(腹水穿刺后引流袋注意事项)
穿刺引流需注意严格无菌操作、观察引流液性状、保持引流管通畅、防止导管脱落、监测生命体征等事项。穿刺引流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,主要用于排出体腔或组织内的积液、积血或脓液。
1、无菌操作
穿刺引流全过程需严格执行无菌技术。操作前需用碘伏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,范围应超过穿刺点周围一定距离。操作者需戴无菌手套,使用一次性无菌穿刺包。穿刺后需定期更换敷料,避免细菌通过穿刺口侵入导致感染。若出现穿刺部位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,应及时就医处理。
2、引流液观察
需记录引流液的颜色、性状、气味和引流量。正常引流液多为淡黄色清亮液体,若出现血性、脓性或浑浊液体,可能提示出血、感染等并发症。引流液突然增多或减少都需警惕,应及时向医护人员反馈。每日测量并记录24小时引流量,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。
3、保持通畅
需确保引流管无扭曲、受压或堵塞。可定期挤压引流管,防止血块或分泌物堵塞管腔。引流袋位置应低于穿刺部位,利用重力促进引流。避免引流管牵拉或折叠。若发现引流突然停止,可能为导管堵塞或移位,不可自行调整,应立即联系医务人员处理。
4、固定导管
需妥善固定引流管,防止意外牵拉导致导管脱落。可用医用胶布或固定装置将导管固定在皮肤上。活动时注意保护引流管,避免剧烈运动或突然体位改变。睡眠时可将引流袋固定在床边,防止翻身时拉扯导管。若发现导管部分或完全脱出,应立即就医处理。
5、生命体征
穿刺引流后需密切监测体温、脉搏、呼吸和血压等指标。体温升高可能提示感染,血压下降需警惕出血。同时观察患者精神状态和穿刺部位情况。若出现寒战、高热、呼吸困难、意识改变等严重症状,提示可能出现脓毒症、气胸等严重并发症,需紧急医疗干预。
穿刺引流术后患者应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,避免沾水。饮食上可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,促进组织修复。活动需循序渐进,避免突然用力或剧烈运动。保持规律作息,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。严格遵医嘱复诊,按时更换敷料和引流装置。若出现任何异常症状,应及时就医复查,不可自行处理或延误治疗。
作者:baidianfeng365本文地址:http://baidianfeng365.com/bdf/63577.html发布于 今天
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白癜风知识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