膈疝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(引起膈疝的四原因浅析)
膈疝可能由先天性膈肌发育缺陷、创伤性膈肌损伤、腹内压异常增高、医源性因素等原因引起。膈疝可通过手术修补、腹腔减压、营养支持等方式治疗。
1、先天性因素:
胚胎期膈肌发育不全或闭合延迟导致膈肌存在薄弱区域,常见于新生儿先天性膈疝。这种情况多与遗传因素相关,可能伴随其他器官发育异常。早期诊断可通过产前超声检查发现,出生后需密切监测呼吸功能。
2、创伤性损伤:
胸腹部受到严重外力撞击或穿透伤可能导致膈肌破裂,常见于交通事故、高处坠落等意外伤害。这类创伤性膈疝往往合并其他脏器损伤,需急诊手术治疗。伤后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,容易漏诊。
3、腹压增高:
慢性咳嗽、妊娠、肥胖、长期便秘等因素造成腹内压持续升高,可能使膈肌薄弱处膨出形成疝囊。这种情况多见于中老年人,常表现为餐后胸骨后疼痛。控制基础疾病可降低疝气加重风险。
4、医源性因素:
胸腹部手术操作可能损伤膈肌结构,如食管切除术、胃底折叠术后可能并发膈疝。这类情况通常在术后数月至数年出现症状。手术中精细操作和术后定期随访有助于早期发现。
膈疝患者日常需注意保持大便通畅,避免提举重物和剧烈咳嗽。建议采用少食多餐的进食方式,餐后保持直立位1-2小时。适度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可增强膈肌力量,但应避免增加腹压的仰卧起坐等运动。术后患者需遵医嘱定期复查胸腹部CT,观察疝修补部位情况。出现呕吐、剧烈腹痛等肠梗阻症状需立即就医。
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:
作者:baidianfeng365本文地址:http://baidianfeng365.com/bdf/61529.html发布于 今天
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白癜风知识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