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多泰家族(吴多泰)

摘要: 公摊面积——李嘉诚。分期付款——霍英东。分层出售——吴多泰。此外还有,李兆基,郑裕彤,邵逸夫,包玉刚,郭德胜,等,不知道你听说过几个?这些都是香港房地产最早的一批始作俑者。而这些名...

公摊面积——李嘉诚。

分期付款——霍英东。

分层出售——吴多泰。

此外还有,李兆基,郑裕彤,邵逸夫,包玉刚,郭德胜,等,不知道你听说过几个?

这些都是香港房地产最早的一批始作俑者。

而这些名词,都是以前所没有出现过的。

你现在高攀不起的房价与房贷,都是从这几位50多年前的“呼风唤雨”开始的。

港商富豪,呵呵,连一个搞实业的都没。都是靠资源垄断,资本壁垒。真不知道有什么好吹的。

以前纸质媒体时代,有些媒体吹他们一个个的品德小故事,下面一大帮给他们叫好的不知道房贷还完了没有?

#取消公摊面积到底难在哪#

1952年之前,全香港乃至全球大部分的楼房都是整栋出售的,能在这种情况下买起房子的人,不是一般人。而普通人只有一个选择,就是租房住。

香港国际鸿星集团吴多泰认为长线收租资金回笼太慢,,就想了一个法子,就是分层来卖。把一栋5层的楼房出售给5个人。

这大大降低了购房者的门槛,。短短几天,两栋楼就出售一空。但是即使是拆开来卖,这些每层1000呎(差不多90平米)的公寓,一套售价也在2万港币左右,普通工薪族月工资只有两三百元,根本不可能一次性拿出这么多钱来买房。

霍氏集团的霍英东拿下了油麻地四方街的地,要建100栋5层楼唐屋,也打算按分层出售的方式卖楼。

霍英东感觉分层卖楼的周转率无法支撑起其庞大的资金需求,于是,他找了一个当地非常有名的律师,决定在动工之前就向大众卖期房,并且支持分期付款,付上10%~30%的首付,就可以预定一套公寓。

这种模式在当年造成了不小的轰动,100多栋房,1200多套公寓很快就卖完了。这就是商品房在香港的开端。

但是问题也出现了。就是新建成的香槟大厦,其每层楼的面积都不同,导致之前每层均分的方式行不通了,电梯的维护、修改屋契均产生了纠纷。

房子小的想少出一些楼道清理费,在一楼居住的甚至拒绝交电梯维护费,至于如何去划分,实在没有标准。

于是霍英东和律师一想,索性就按照大家均分“公共契约”的形式去做分配。自此,“公摊”的形式就奠定了基础,因为当年的楼房不能拆分出售,相当于大家合伙凑份子买楼,自然公共区域也要摊派。房屋买卖按照建筑面积计算。